跳至主要內容
:::

編章節條文

法規名稱: 海難救護機構組織及作業辦法
法規類別: 廢止法規 > 交通部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第 四 章 民營海難救護業之設立及標準
中華民國國民或法人申請經營設立海難救護業,應備具左列文件,送所在
地商港管理機關核轉交通部核准後,始得籌設:
一、籌設申請書。
二、發起人或負責人名冊。
三、公司組織者其公司章程草案。
四、營業計畫書。
五、資本總額。
六、預定籌備期間。
前項申請,交通部得視實際需要核定之。
海難救護業經核准籌設後,應於核定籌備期間內,依法辦理公司或商業登
記,備具左列文件,送所在地商港管理機關核轉交通部核發許可證後,始
得營業。
一、申請書 (應載明公司或商業名稱、總事務所或分事務所名稱及其所在
地地址) 。
二、公司或商業登記執照及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
三、公司組織者其公司章程。
四、負責人、董、監事、經理人、股東及技術人員名冊。
五、資產負債表。
六、營業設備表。
七、作業區域圖說。
海難救護業之業務範圍如左:
一、接受船舶所有人、代理人或保險人之委託,施救故障、失靈擱淺之船
舶,搶救船貨及船舶。
二、接受船舶所有人、代理人或保險人之委託,進行採取防止海上災害之
措施。
三、接受船舶所有人、代理人之委託,代為保管防止海上災害措施所必需
之收油船、機具、容器、擱油帶、防油柵、油處理劑及其他物資與器
材。
四、遵照災害處理中心或商港管理機關之指示,採取防止或消除油及有毒
物質之措施。
五、辦理處理有關海上災害措施之訓練。
六、其他有關海難救助之業務。
海難救護業依前條第四款之規定,遵照災害處理中心或商港管理機關之指
示所採取之防止消除油及有毒物質之措施時,其所耗之勞務及材料,須經
商港管理機關證明,方得作為計費之依據。
海難救護業設立之最低標準如左:
一、船舶海難救助設備標準:
(一) 救難船艇:應具有足夠之馬力及適航性,能在計畫作業區域險惡之
海象情況下,從事海難救助、船舶拖帶及海上船舶火災之撲滅。
(二) 通信設備:無線電報台或無線電話台、對講機及深海通話機。
(三) 發電設備:適當能量之直流發電機及交流發電機。
(四) 焊接及切割設備:輕便電焊機、切割器、水下焊切機及鋼纜切割器

(五) 抽水設備:抽水機、救難泵、抽沖砂機、潛水泵。
(六) 壓縮空氣設備:高壓及低壓空氣壓縮機。
(七) 起吊設備:吊桿、活動吊桿及滑車。
(八) 潛水設備:深海潛水頭盔、潛水鞋、重量腰帶、潛水衣、濕式防寒
衣、單管水肺、雙管水肺、單管調節器、雙管調節器、單管背架、
雙管背架、潛水刀、水手刀、潛水面鏡、水下工作燈、蛙鞋、水肺
壓力錶、潛水專用救生衣、深度錶、手羅經、潛水救生浮力控制器
、潛水浮力控制器救生衣。
(九) 消防設備:消防主機、消防泵、固定水槍、活動水槍、泡沫艙、櫃
、水龍帶。
(十) 消防員設備:防護衣、靴、手套、硬盔、電安全燈、太平斧、呼吸
器及防火救生索。
(十一) 其他設備:急救醫藥設備、易燃氣體偵測器、拖帶用纜索及錨具
等。
二、海水油污及有毒物質處理設備標準:
(一) 收油船,應具有足夠之馬力、適航性及容量,能在計畫作業區域險
惡之海象情況下,從事海水油污之收回及處理。
(二) 海水油污及有毒物質處理設備:收油機具、容器、擱油帶油處理劑
、測試儀器及其他物質與器材。
(三) 海水油污控制船艇:應具有足夠之馬力及適航性,其船艙及甲板應
能儲置前目設備之一部或全部。
(四) 通信設備:無線電話臺及對講機。
三、技術人員:除船上應有之船員外,應依營業範圍置備專業知識能力之
專業人員。
中華民國船舶運送業、打撈業,具備海難救護業設立之最低標準者,得申
請商港管理機關核轉交通部核准,兼營海難救護業務。
非中華民國國民或法人,不得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機構,經營海難救護業
務。但外國政府以同樣權利給予中華民國國民或法人並經交通部核准者,
不在此限。
外國海難救護業在中華民國領海從事海難救助、海水油污及有毒物質之處
理,應報請商港管理機關許向。
商港管理機關為前項許可時,如中華民國海難救助業與該外國海難救助業
條件相同者,應以中華民國海難救助業為優先。
海難救護業向委託人收取費用,其收費標準,應報請商港管理機關核轉交
通部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