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要旨:
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二項後段所謂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係指公務員對於
被害人有應執行之職務而怠於執行者而言。換言之,被害人對於公務員為
特定職務行為,有公法上請求權存在,經請求其執行而怠於執行,致自由
或權利遭受損害者,始得依上開規定,請求國家負損害賠償責任。若公務
員對於職務之執行,雖可使一般人民享有反射利益,人民對於公務員仍不
得請求為該職務之行為者,縱公務員怠於執行該職務,人民尚無公法上請
求權可資行使,以資保護其利益,自不得依上開規定請求國家賠償損害。
|
2. |
要旨:
公務員與政府間雖為公法上之關係,若公務員於執行公務時,假公務上之
權力,故意不法侵害其所服務機關私法上之權利者,仍非不得成立侵權行
為。
|
3. |
要旨:
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三人應執行之職務,致第三人之權利受損害者,
負賠償責任,其因過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項方法受賠償時為限,負其
責任,固為民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項所明定。本條所定公務員執行之職
務,既為公法上之行為,其任用機關自無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項或第
二十八條 (舊) 規定之適用。
|
4. |
要旨:
強制執行法第一百十五條所稱金錢債權,並不以民法上發生之債權為限,
即公法關係所生之請求權,如公務員之俸給請求權等,亦包括布內。議會
議員按月領取之研究費,在法律上既無設有如公務員退休法第十四條,及
公務員撫卹法第十六條 (舊) 不得扣押或讓與之規定,自非不得以之為強
制執行標的。
|
5. |
要旨:
民事訴訟制度原為保護私法上權利而設,公務員及公立學校教職員應否支
薪,並非私權關係,關於此項爭執,應向上級行政官署提起訴願,不得依
民事訴訟程序向普通法院訴請裁判。
|
6. |
要旨:
非由我國公署或公務員於其職務上作成之公證遺囑,尚難謂為民事訴訟法
第三百五十五條所稱之公文書,除另有法律上之原因外,本無推定為真正
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