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整合查詢查詢結果

司法解釋 > 大法官解釋(舊制)

141.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07 月 31 日
解釋文:
聲請人指為違憲之命令,於其請求裁判之事項發生時,業經廢止者, 該命令既已失其效力,縱令法院採為裁判之依據,亦僅係可否依訴訟程序 請求救濟,尚不發生是否牴觸憲法問題。
142.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6 月 22 日
解釋文:
行賄行為,不論行賄人之身分如何,其性質均與貪污行為有別,不適 用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本院釋字第九十六號解釋仍予 維持。
143.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4 月 13 日
解釋文:
私立學校法施行後,對於私立學校不具監督權之公務員,除法律或命 令另有規定外,亦不得兼任私立學校之董事長或董事,本院釋字第一三一 號解釋,仍應有其適用。
144.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7 年 12 月 22 日
解釋文: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得依其法定職權訂定考試規則及決定考 試方式:「六十三年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規則」第八條關於 實習之規定暨「六十三年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實習 辦法」之核定,均未逾越考試院職權之範圍,對人民應考試之權亦無侵害 ,與憲法並不牴觸。
145.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0 年 09 月 24 日
解釋文:
公務員服務法上之公務員,不得兼任私立學校之董事長或董事,但法 律或命令規定得兼任者,不在此限。本院院字第二三二○號解釋應予補充 釋明。
146.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8 年 09 月 05 日
解釋文:
公務人員犯貪污罪,緩刑期滿,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或犯他罪,刑 期執行完畢始被發覺者,均仍應予免職。
147.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5 年 07 月 06 日
解釋文:
公務員懲戒法第四條第二項所定休職期滿之復職,不因其在懲戒處分 議決前,曾被停止職務,而排除其適用。
148.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5 年 05 月 11 日
解釋文:
雇員之管理,除法令別有規定外,準用公務員服務法之規定。本院院 解字第二九零三號所為雇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第一項限制之解釋 ,不再有其適用。
149.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5 年 04 月 27 日
解釋文:
行政官署對於違反行政執行法第四條所定行為或不行為義務者,經依 該法規定,反覆科處罰鍰,而仍不履行其義務時,尚非該法第十一條所稱 不能行間接強制處分。自難據以逕行直接強制處分。
150.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5 年 01 月 05 日
解釋文:
本院院解字第三八二七號解釋所稱認為聲請退休或命令退休,僅就其 事件在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公布之公務員退休法施行中發生者有其適用。
151.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1 年 06 月 27 日
解釋文:
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三項之行賄行為,性質上不屬於瀆職罪,其幫 助或教唆者亦同。
152.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1 年 02 月 28 日
解釋文: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所定之限制,即在任用後發生者亦有 其適用。
153.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51 年 02 月 14 日
解釋文:
公務員因同一行為經宣告褫奪公權者,其應受撤職之懲戒處分已為褫 奪公權所吸收,初非無律師法第二條第四款之適用,本院院字第二六五八 號解釋應予補充。
154.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8 年 12 月 02 日
解釋文:
公務員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刑之宣告者,雖同時諭知緩刑,其 職務亦當然停止。
155.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5 年 12 月 05 日
解釋文:
公務員服務法第十四條第二項所謂依法令兼職者不得兼薪及兼領公費 ,當係指兼職之公務員僅能支領本職之薪及公費而言。其本職無公費而兼 職有公費者自得支領兼職之公費。
156.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5 年 11 月 02 日
解釋文:
考試法第八條第一項第二款及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所列情 事,均屬本院釋字第五十六號解釋所謂他項消極資格,其曾服公務而有貪 污行為經判決確定者,雖受緩刑之宣告,仍須俟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並 未撤銷時,始得應任何考試或任為公務人員
157.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3 年 04 月 02 日
解釋文:
查民意代表並非監察權行使對象,業經本院釋字第十四號解釋有案, 省縣議會為民意代表機關,其由議員互選之議長,雖有處理會務之責,但 其民意代表身分並無變更,應不屬憲法第九十七條第二項及第九十八條所 稱之公務人員,至議長處理會務如有不當情事,應由議會本身予以制裁。
158.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2 年 03 月 21 日
解釋文:
查憲法與本問題有關之第九十七條、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係由 憲法草案第一百零二條、第一百零三條、第一百零四條而來。第一百零二 條原稱監察院對於行政院或其各部會人員認為有違法失職情事,得提出彈 劾案。第一百零三條則為中央及地方行政人員之彈劾。第一百零四條則為 法官及考試院人員之彈劾。在制憲會議中,若干代表認為監察院彈劾權行 使之對象應包括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在內。曾經提出修正案數起,主張將 第一百零二條行政院或其各部會人員改為各院及其各部會人員,包括立法 院、監察院人員在內,並將第一百零四條有關法官及考試院人員之條文刪 去。討論結果,對此毫無疑義之修正文均未通過,即所以表示立監委員係 屬除外。若謂同時,復以中央公務人員字樣可藉解釋之途徑,使立監委員 包括在內,殊難自圓其說。在制憲者之意,當以立監委員為直接或間接之 民意代表,均不認其為監察權行使之對象。至立監兩院其他人員與國民大 會職員,總統府及其所屬機關職員,自應屬監察權行使範圍。故憲法除規 定行政、司法、考試三院外,復於第九十七條第二項及第九十八條,另有 中央公務人員之規定。 國民大會代表為民意代表,其非監察權行使對象更不待言。憲法草案 及各修正案,對於國大代表均無可以彈劾之擬議,與立、監委員包括在內 之各修正案不予採納者,實為制憲時一貫之意思。 自治人員之屬於議事機關者,如省縣議會議員,亦為民意代表,依上 述理由,自亦非監察權行使之對象。
159.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41 年 09 月 29 日
解釋文:
公務員對於新聞紙類及雜誌之發行人、編輯人,除法令別有規定外, 依公務員服務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不得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