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編章節條文

法規名稱: 臺灣省河川管理規則(新 88.06.30 訂定)
法規類別: 廢止法規 > 經濟部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第 五 章 防汛與搶險
防汛期間為每年五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
在防汛期間縣 (市) 管理機關應輔導鄉 (鎮、市、區) 公所所轄河川範圍
,分別組織防汛搶險隊 (以下簡稱搶險隊) ;隊置隊長一人由鄉 (鎮、市
、區) 長兼任,副隊長二人,由主管課長及當地警察分駐所、派出所主管
兼任,下設通訊、防救、總務三組,並得參酌當地人口及堤防長度分設若
干班。各組任務如下:
一、通訊組:負責通訊聯絡災情報告等事宜。
二、防救組:負責河防建造物之巡視,排水門及抽水站之操作管理、防救
搶險技術之指導事宜。
三、總務組:負責材枓、運輸、交通、醫護及給養等事宜。
鄉 (鎮、市、區) 公所應於每年三月底前將搶險隊編組完成,造具名冊,
報請縣 (市) 管理機關備查。
搶險隊編組完成後,每年度最少應辦理防汛、搶險技術演練一次,演練時
,應報請該管縣 (市) 管理機關及通知中央管理機關當地河川局派員指導
河川堤防、防洪牆、護岸之搶險跨及二鄉 (鎮、市、區) 以上時,由縣 (
市) 管理機關指揮;跨及二縣 (市) 以上時,由中央管理機關指揮。遇緊
急情況時應由鄉 (鎮、市、區) 公所或縣 (市) 管理機關密切聯繫先行搶
險。
搶險人員不足時,得商請鄰近搶險隊或當地軍警協助之。
防汛期間鄉 (鎮、市、區) 公所,應派員並宣導民眾協助巡察轄內河川,
發現河防建造物有破裂、損毀等情事,應迅即報請鄉 (鎮、市、區) 公所
轉權責單位修繕。
鄉 (鎮、市、區) 公所應於所轄河川流域適當地點,設置廣播器或警鐘,
備作水位上漲至警戒線或有危險發生之虞時,召集搶險隊員之用。
縣 (市) 管理機關應沿堤防於每一鄉 (鎮、市、區) 設置防汛搶險器材儲
藏所一處以上,中央管河川之地點由縣 (市) 管理機關會同水利處所屬河
川局查勘決定。
前項儲藏所應備之搶險工具、材枓及其他用品,應由管理機關摘要購置,
分發鄉 (鎮、市、區) 公所妥為保管,並列入交代。
縣 (市) 管理機關或鄉 (鎮、市、區) 公所,為應防汛或美化綠化環境之
需要,得發動民眾在水防道路邊維護保留使用地或指定地區種植樹木,所
需苗木由縣 (市) 管理機關供應請配。
管理機關應於每年防汛期前完成下列工作:
一、防汛搶險所需之土石料或混凝土塊。
二、防汛搶險所需之各種器材應預為調查登記,俾搶險時收購。
三、預洽重型機械廠商配合調度。
四、轄區內之防汛搶險計畫及搶險人員之配置。
前項防汛期前工作應併同第十八條之河防檢查時辦理。
縣 (市) 管理機關應於每年四月底前舉行搶險隊防汛、搶險研習會或辦理
示範演習。
每一河川重要河段之警戒水位,由管理機關訂定,並公告之。
管理機關應就有關河川警戒注意事項請鄉 (鎮、市、區) 公所廣為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