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司法解釋查詢結果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司法解釋 >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

281.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脫逃罪須以不法脫離公力監督範圍之外始為既遂,若雖逸出監禁場所而尚 在公務員追跡中者,因未達於回復自由之程度,仍應以未遂論。
282.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侵占公務上持有物罪之成立,固不以侵吞入己為限,然必以意圖自己或第 三人不法之所有為要件。如兼理司法之縣長,在軍政時期確依地方公團之 請求,將司法收入罰款之一部分,撥充地方教育慈善事業及消防等正當用 途,並不遵章貼用印紙,列冊呈報,自屬違法處分,究與意圖第三人不法 之所有有別,其所負之責任,尚不涉及刑事範圍。
283.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查上訴人持刀行兇,已有傷害之預見,其妨害公務,係屬傷害之結果,並 非因妨害公務致人於傷,原審既依刑法第七十四條從傷害罪處斷,而判決 主文載為妨害公務因而傷害人,殊嫌抵牾。
284.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犯罪,以有追訴犯罪職務之公務員為其主體,規定 極明,不容牽混,某甲不過為禁分局局長,於稽查舉發關於鴉片之犯 罪外,無追訴之職務。
285.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上訴人偽造及行使偽造文書欲以詐術使公務員判令代為賠償,然其對於公 務員並無強暴脅迫情形,與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項之要件不符。
286.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7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脫逃罪之成立,係指被逮捕監禁後,其身體已入於該管公務員實力支配下 ,乃竟脫逃者而言。本案據某甲所述,上訴人僅於搜獲土時,乘間逃逸 ,其身體尚未入路警實力支配之下,於本罪上構成要件尚未具備。
287.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7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上訴人等所犯各罪是否各別起意,與論罪極有關係,原審於上訴人等之犯 意尚未訊明,遽認妨害公務與損害他人所有物之行為各有獨立犯意,分別 論罪,殊乏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