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編章節條文

法規名稱: 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許可管理辦法 EN
法規類別: 行政 > 環境部 > 資源循環目
附檔: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第 三 章 管理
設置移動式廢棄物處理設施之處理機構,應於處理設施移動前,檢具審查通過之申請文件及污染防治計畫書函請移動前、後處理設施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後,始得移動。
清除、處理機構應依本法及其相關規定及審查通過之申請文件內容辦理。
清除、處理機構除報經核發機關同意外,應自行清除、處理。
第一項機構每月實際清除、處理量總額得有許可該項廢棄物清除、處理量上限百分之十之容許差值。
清除機構受託清除廢棄物,應以其經核發機關核准之車輛進行清除。但因清除車輛調度不及,經核發機關同意者,得以其他清除機構經核准之清除車輛進行清除。
處理機構產出資源化產品及衍生廢棄物,如其貯存量超出前六個月之累積產出量時,應暫時停止收受廢棄物。但經核發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清除、處理機構從事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應事先與委託人訂定契約書,並保存三年,以備主管機關查驗。但受託清除、處理因天然災害或緊急事故產生之廢棄物者,不在此限。
前項契約書應附有效許可證之影本並記載下列事項:
一、廢棄物之種類、代碼、性質及數量。
二、清除或處理之工具、設備、方法、頻率、相關場所。
三、委託期間。
四、處理機構廢棄物之最終處置地點及數量。
五、因故無法執行契約或其他突發事件之應變措施。
六、配合委託人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二項所定準則辦理相關事宜。但委託人非事業者免記載。
七、其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者。
清除、處理機構應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公告之網路傳輸方式申報營運紀錄。處理機構應依核發機關審查通過之第十一條第九款及第十款文件,每日製作品管紀錄及運作管理紀錄,並由專業技術員每月定期簽署查核。
清除機構應將前項相關紀錄存放於核發機關許可存放之地點。處理機構應將前項相關紀錄存放於許可證登記之場(廠)。
清除、處理機構從事一般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之第一項相關紀錄應自行保存五年;有害事業廢棄物部分應自行保存七年。
處理機構應配合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機關進行錄製影像調閱檢視,並於錄影系統故障或無法清晰顯示內容時,應即時通報核發機關,並應於七日內完成修復。如無法於七日內完成修復,應檢具書面資料報核發機關核准,並依核發機關核准之期限內完成修復。
處理機構經核准營運者,應將處理費用收費範圍於中央主管機關清除處理機構服務管理資訊系統登載。調整時亦同。
(刪除)
清除、處理機構應於設備、機具、設施或處理場(廠)明顯處標示機構名稱、聯絡電話及許可證字號。
本條文有附件 第 24 條
處理機構經核准營運,如有產出資源化產品者,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資源化產品應標示用途範圍。
二、依下列規定記錄:
(一)逐項逐筆記錄資源化產品之銷售流向、對象、數量及用途。
(二)資源化產品未直接售予最終使用者,主管機關得要求其將資源化產品經其他機構轉售至最終使用者之銷售流向及數量作成紀錄。
(三)前二目相關紀錄及憑證應存放於許可證登記之場(廠),並妥善保存三年;必要時,主管機關得要求處理機構提報相關紀錄及憑證。
三、用途及品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下列用途使用者,應符合特定工程用途資源化產品之使用地點、銷售對象及品質標準(如附件五)︰
1.作為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原料。
2.作為磚品原料。
3.作為紐澤西護欄及緣石之水泥製品原料。
4.其他經核發機關核定之工程使用用途。
(二)前目用途以外之資源化產品,核發機關應依下列順序核定其所應符合之品質標準:
1.國家標準。
2.中央主管機關或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標準
3.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
4.產業公會所定之標準。
5.其他經核發機關核定之標準。
四、資源化產品應依處理許可文件所列之採樣檢測及品管規劃,定期檢測其符合前款所定之品質標準。
五、依下列規定辦理網路連線申報:
(一)於每月十日前主動連線至中央主管機關事業廢棄物申報及管理資訊系統申報製成各項資源化產品之廢棄物種類、使用量及其資源化產品名稱、用途範圍、產出量、流向、數量與前月底之庫存量等相關資料。
(二)屬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公告之事業,收受第三款第一目之資源化產品用途者,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四月一日起,應於完成最終使用後,主動連線至中央主管機關事業廢棄物申報及管理資訊系統申報最終使用流向、數量及實際使用地點資料。
(三)依前二目規定連線申報時,因相關軟硬體設施發生故障無法於每月十日前完成申報,應於一日內以傳真方式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報備並作成紀錄;並於修復完成一日內補行連線申報。
六、資源化產品未能符合第三款所定之品質標準者,應依本法第二十八條或第三十九條規定,進行廢棄物之處理或再利用。
資源化產品之管理方式另有規定者,得逕依其管理方式辦理,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清除、處理機構設置之清除、處理技術員未能從事業務或離職時,該機構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指定代理人並於十五日內報請核發機關備查。甲級處理機構應指定取得同一等級以上合格證書之處理技術員代理。
二、於九十日內另聘符合資格規定者繼任。但負責有害事業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之甲級清除、處理技術員,應於三十日內另聘之。技術員另聘時,該機構應於十五日內報請核發機關備查。清除、處理技術員亦得自行報請核發機關備查。
前項申請除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得以書面方式申請者外,應採網路傳輸方式辦理。

清除、處理機構自行終止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或未於許可期限屆滿前申請展延者,應向核發機關申報註銷許可證;其暫停營業在一個月以上者,應於滿一個月後十五日內,向核發機關申報暫停營運。
清除、處理機構從事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有下列情事之一,核發機關得撤銷或廢止其許可證:
一、申請許可文件,或申報文件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申報不實或於業務上作成之文書為虛偽記載者。
二、喪失從事業務能力者。
三、未依第六條、第七條、第十六條至前條規定辦理,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
四、未依審查通過之申請文件內容及許可事項辦理,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
五、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經主管機關認定情節重大者。
清除、處理機構經撤銷或廢止許可證者,於五年內不得以相同或類似機構名稱及相同統一編號申請該業務許可;其負責人於五年內不得重行申請為清除、處理機構之負責人。
清除、處理機構經撤銷或廢止許可證者,自處分書送達之日起,不得再從事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但已從事清除、處理而未完竣者,應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指示辦理,所需費用由清除、處理機構自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