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法條

法規名稱: 用水計畫審核管理辦法
本法第五十四條之三第三項規定實際用水情形與用水計畫內容差異達一定比率或一定規模者,指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一、實際用水量連續三年度未達各該年度計畫用水量百分之七十,且各該年度實際用水量與計畫用水量差異量達每日三百立方公尺以上。
二、已達終期計畫用水量年度之開發行為,實際用水量連續三年度未達終期計畫用水量百分之八十,或實際用水量連續三年度與終期計畫用水量差異量達每日四萬立方公尺以上。
未達用水計畫所定終期計畫用水量年度之開發行為,經中央主管機關查核其實際用水情形,認其開發情形已提前達到使用階段之最大計畫用水量者,其用水差異之一定比率或一定規模,適用前項第二款規定。
水利法 (民國 112 年 11 月 29 日 ) EN
興辦或變更開發行為,其計畫用水量達一定規模或增加計畫用水量者,開發單位於興辦或變更前,應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用水計畫或修正用水計畫,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用水計畫核定後,開發單位應依用水計畫內容辦理,並定期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用水情形;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辦理查核。
各年期實際用水情形與用水計畫內容差異達一定比率或一定規模者,開發單位應提出差異分析報告送中央主管機關審查,並依審查結果調整用水計畫內容。實際用水情形超過終期計畫用水量者,依第一項程序辦理。
用水計畫經核定後三年內未實施開發行為,開發單位應於屆期二個月前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展期或撤案;展期期限最長為三年,並以一次為限。未辦理展期或撤案,經中央主管機關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或未於展期期限實施開發行為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廢止原核定之用水計畫。
供水單位於用水計畫或修正用水計畫核定前,不得供水予開發單位。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六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除農業用水外,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開發行為實際用水量達一定規模,且未提出用水計畫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令開發單位或用水人限期依第一項規定程序提出用水計畫。
前六項之開發行為、開發單位、用水人、一定規模、一定比率、用水計畫與差異分析報告之內容、提送、審查、核定、展期、撤案、廢止、用水情形之申報與查核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