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編章節條文

法規名稱: 糧食倉庫管理辦法
法規類別: 廢止法規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第 五 章 糧食檢驗
糧食檢驗分為簡易檢驗及精密檢驗兩種,依其設備狀況實施之。
簡易檢驗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齒咬之鑑別及簡單器具之利用。
精密檢驗指利用左列設備辦理之檢驗:
一、各種度量衡器及六號米刺。
二、水份測定器。
三、剛度計。
四、溫度計。
五、顯微鏡。
六、各種必要之化學儀器。
七、細菌培養器。
八、其他器具。
糧食檢驗時間如左:
一、定期檢驗。
二、糧食交接時。
三、糧食在儲存中發現異狀或有損壞品質之可能時。
四、研究糧食之性能及其保存方法時。
糧食驗收標準,除各省 (市) 糧食管理機關依當地糧食品種及性質特為規
定報請中央糧食主管機關核准備案者外,應依左列標準辦理:
一、稻穀
(一) 稻穀以純淨乾燥之新穀為合格。
(二) 穀色以鮮明清潔,穀粒以飽滿未受病蟲害者為合格。
(三) 夾雜物不得超過千分之五。
(四) 水份含有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三。
(五) 重量一公石在五十三公斤二公兩以上。
二、糙米
(一) 色澤鮮明無變質徵象者。
(二) 屑米混合率未超過百分之十五者。
(三) 碎米混合率未超過百分之五者。
(四) 發燒米 (黃粒) 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中未超過三粒者。
(五) 異品種米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中未超過二十粒者。
(六) 稻穀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未超過二粒者。
(七) 砂石混合率每一.五公斤中未超過二粒者。
(八) 夾雜物混合率未超過千分之三者。
三、白米
(一) 色澤鮮明,無變質徵象者。
(二) 白度符合樣品者。
(三) 碎米混合率未超過百分之十五者。
(四) 發燒米 (黃粒) 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中未超過三粒者。
(五) 異品種米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中未超過二十粒者。
(六) 稻穀混合率每六號刺一刺中未超過一粒者。
(七) 砂石混合率以白米一.五公斤中未超過二粒者。
(八) 夾雜物混合率未超過千分之五者。
四、小麥
(一) 夾雜物不得超過千分之四。
(二) 水份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三。
(三) 重量一公石在七十四公斤以上者。
前項驗收標準,如因災害或特殊情形難達標準時,得由省 (市) 政府視實
際情形酌予降低。
糧食交接時,交接雙方應會同檢查重量,如認為毋須逐包過磅,得就總數
量抽磅十分之一計量。
前項抽驗以包裝完整者為準,如有破包應會同整理後另行計畫。
驗收糧食除依第三十四條規定之方法檢驗外,對於數量、包裝及其他有關
事項均須注意勘察。
驗收糧食如一部或全部與所定標準不符時,其不符標準部分應拒絕接受。
驗收人員每次驗收糧食後,應將左列情形提出報告:
一、檢驗糧食之種類、數量。
二、驗收時間及地點。
三、檢驗方法。
四、包裝情形。
五、檢驗或驗收人員姓名。
六、其他。
經驗收合格之加工糧食,由驗收人員在包裝上加蓋驗收合格戳記,並於每
次驗收完畢後填發驗收證明書。
驗收人員對於符合驗收標準或經核准降低驗收標準之糧食,假借職權故意
留難者,經查屬實後,依法懲處。
受檢驗加工糧食,糧食倉庫如有故意混雜不合標準之加工糧食在內,取巧
矇混經發現者,應負賠償之責,並依法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