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31 年上字第 1156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31 年 05 月 25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77 年刑事部分)第 153、316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147、315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刑事部分)第 123、270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 20 年~38 年刑事部分(30~38 年)(
105年10月版)第 331-332 頁
要旨:
(1) 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條所謂當場激於義憤而殺人,係指他人所實施之 不義行為,在客觀上足以引起公憤,猝然遇合,憤激難忍,因而將 其殺害者而言。若於他人實施不義之行為以前,預定計劃而於其實 施之際或事後將其殺害,即與當場激於義憤之情形不同,不在本條 適用範圍之內。 (2) 被告在逃曾經通緝者,其追訴權之時效,依刑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 固應停止進行,但所謂通緝,必須有權機關依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 條、第八十六條所定程序行之,始能認為有效,若對於普通刑事案 件無偵查審判權之軍事機關,縱對於在逃之被告曾有通緝命令,既 非合法程序,其追訴權之時效,仍不因而停止進行。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5 年 8 月 16 日 105 年度第 13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2) 不再援用: 要旨案號 31 年上字第 1156 號,其要旨應列(1) 及內容,要旨(2 )為判例全文所無之內容,不再援用。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