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28 年渝上字第 1977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8 年 10 月 17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77 年民事部分)第 2、147、199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87 年民事部分)第 2、155、211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92 年民事部分)第 2、149`、205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民事部分)第 2、130、178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20年~38年民事部分(20~30年)(105年
10月版)第 8-9 頁
要旨:
(一)債權人所得請求之遲延利息,如無高於法定利率之約定利率,依民 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一項之規定,祇能依法定利率計算,縱令該地 方另有一種習慣上所認之利率,但除當事人有以此項習慣,為其法 律行為內容之意思者,其利率即為約定利率外,依民法第一條之規 定,仍不得反於法律之規定,以此為計算遲延利息之標準。 (二)清償既須依債務本旨為之,則以他種給付代原定之給付,自非得債 權人之承諾不可,故必債務人以代原定給付之意思為他種給付,債 權人之受領他種給付亦係以許代原定給付之意思為之者,始與民法 第三百十九條之規定相符。若債務人未得債權人之承諾,自以代原 定給付之意思而為他種給付,債權人則以增加擔保或其他之意思而 受領者,債之關係不能因此消滅。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5 年 8 月 23 日 105 年度第 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案號加列或刪除地方簡稱。 原案號 28 年上字第 1977 號改為 28 年渝上字第 1977 號。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