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49 年台上字第 777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49 年 04 月 28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77 年民事部分)第 1047 頁
最高法院民刑事判例全文彙編(48年~49年)第 584-586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87 年民事部分)第 1141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92 年民事部分)第 1078 頁
中華民國裁判類編-民事法(六)第 148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民事部分)第 1000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39年~94年民事部分(47~54年)第 867-
868 頁
要旨:
上訴人謂受脅迫及誘騙而為發票及背書行為,無論為被上訴人所不承,且 上訴人就此事實在原審僅泛稱有四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執行時,被上訴人所 帶來要買機器之人可證,而未表明此等購買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表示其人 之事項,俾原審得依其表明從事調查,即難謂與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八 條之聲明相當。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