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整合查詢查詢結果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行政法院組織法」第16條之1,「最高行政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相同。」

司法解釋 > 最高行政法院判例

1.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60 年 11 月 18 日
要旨:
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所稱限期使用前,係指該項土地 在公告設施開始之日起至限期建築使用屆滿前而言。原告所有坐落台北市 西新莊子段第一八八等地號土地,周圍公共設施均已完竣,為眾所共知之 事實,此項公共設施所指之道路、自來水、排水系統、電力等在某一地區 內可申請接通使用者,該地區即屬公共設施已完竣,不以原告之田地仍為 原來之使用種植稻穀等亦須在其田地內為如何之設施,原告不能以此反謂 公共設施未完竣,被告官署於五十八年六月十七日會同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及地政處派員會同勘查明晰,根據台北市平均地權工作第八次研討會決議 對於原告等所有前開土地,按都市農地稅率 (千分之十五不累進) 依法課 徵地價稅,並無違誤。
2.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57 年 09 月 03 日
要旨:
系爭地既早於日據時期成為道路,供公眾通行數十年,其原有路溝又與道 路成為一體,以供排水之用,自應認為已因時效完成,而有公用地役關係 之存在。被告官署為配合農地重劃,利用該路既成側溝,為之疏濬,供重 劃區農田排水之用,顯未變更原供需役之性質。原告對之雖仍有其所有權 ,但不得違反供公眾使用之目的而行使其權利。被告官署所為拒絕原告請 求免予使用其土地作為排水溝之原處分,自不能謂為違法。
3.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51 年 11 月 24 日
要旨:
本件在公共排水溝上搭蓋之廚廁浴室等房屋,雖原屬舊有違章建築,但既 超越核准修繕之範圍,不照原形而加高改建,即形成新違章建築之事實。 該項建築堵塞水流,附近居民易致災患,自不能謂無危害公共安全及妨礙 公共衛生。違建人雖係原業主,但原告已承受其權利,亦即應承受其一切 瑕疵。被告官署原處分限期命原告將改建部分自行拆除,違即派工代為執 行,於法尚無違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