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整合查詢查詢結果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司法解釋 >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41.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9 年 08 月 06 日
要旨:
(一)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二十者,民法第二百零五條既僅規定債權 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則債務人就超過部分之利息任意 給付,經債權人受領時,自不得謂係不當得利請求返還。 (二)債務人就利息超過週年利率百分之二十部分已任意給付者,不得請 求返還,業經本院著有判例。 (三)據上訴人稱,借字上所載一千二百元之數額,實照八折扣算,祇收 到九百六十元云云。如果屬實,自係民法第二百零六條所謂以折扣 方法巧取利益,關於折扣之二百四十元,被上訴人既未實行交付, 即不發生返還請求權。
42.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9 年 07 月 19 日
要旨:
主張抵銷之對待請求,雖另在訴訟繫屬中仍不妨以之供抵銷,業經本院於 舊民事訴訟法時代著有判例,在現行民事訴訟法亦應為同一之解釋。本件 上訴人既在事實審,主張對於被上訴人有一萬餘元紅利之債權,已足抵銷 所欠被上訴人之款項而有餘,則無論上訴人曾否就其主張之紅利債權另行 起訴,而其在本件訴訟所為之抵銷抗辯,是否正當,要不能不予審究。
43.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8 年 12 月 05 日
要旨:
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所稱之請求權,包含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在內,此項請 求權之消滅時效完成後,雖占有人之取得時效尚未完成,占有人亦得拒絕 返還。 註:關於「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之返還請求權」部分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 一○七號解釋,不再適用本則判例。其餘部分仍繼續有效。
44.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2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三十八條第二項所揭非婚姻事件之訴,固得與離婚之訴 合併提起,惟離婚之訴僅夫或妻得為原告或被告,此項非婚姻事件之訴, 自必為夫妻間之訴訟始得與離婚之訴合併提起。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104 年 1 月 6 日經最高法院 104 年 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改列適用法條,並於 104 年 2 月 6 日由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 第 6 點規定以台資字第 1040000109 號公告之。 決 議:本則判例改列於家事事件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一條。
45.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2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夫妻之一方死亡時,其生存之一方與第三人間之關係,如姻親關係、扶養 關係等依然存在,觀民法第九百七十一條、第一千一百十四條第二款之規 定自明,故夫妻之一方死亡後,有婚姻撤銷權之第三人,仍得提起撤銷婚 姻之訴,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三十六條第二項後段之規定,即指此種訴訟而 言。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104 年 1 月 6 日經最高法院 104 年 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改列適用法條,並於 104 年 2 月 6 日由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 第 6 點規定以台資字第 1040000109 號公告之。 決 議:本則判例改列於家事事件法第三十九條。
46.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1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依民法第十五條、第七十五條之規定,禁治產人所訂之契約固屬無效,但 訂立契約在民法總則施行前者,依民法總則施行法第一條不適用民法總則 之規定,民法總則施行前係認禁治產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其所為法律行 為,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許或承認者,僅得撤銷之,並非自始不生效力。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97 年 12 月 2 日經最高法院 97 年度第 3 次民事庭會議決定判例加註,並於 98 年 1 月 5 日由 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第 9 點規 定以台資字第 0980000001 號公告之。 決 定:本則判例保留,並加註:「依民法總則施行法第四條之一規定 ,修正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自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 日施行。本則判例內容所載禁治產人改稱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未受禁治產之宣告改稱未受監護之宣告。」
47.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21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離婚之訴,惟夫或妻得為原告或被告,如由第三人為共同原告或以第三人 為共同被告,縱使該第三人為夫或妻之父母,亦應認為當事人不適格,將 該部分原告之訴駁回。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104 年 1 月 6 日經最高法院 104 年 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改列適用法條,並於 104 年 2 月 6 日由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 第 6 點規定以台資字第 1040000109 號公告之。 決 議:本則判例改列於家事事件法第三十九條。
48.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9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脫離家長與妾之關係,並非夫妻離婚事件,自不適用專屬管轄之規定。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104 年 1 月 6 日經最高法院 104 年 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改列適用法條,並於 104 年 2 月 6 日由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 第 6 點規定以台資字第 1040000109 號公告之。 決 議:本則判例改列於家事事件法第三條、第五十二條。
49.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9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適用法律錯誤不得據為再審原因,故當事人對於原確定裁判提出判例或解 釋,以攻擊其適用法律錯誤,無論是否正當,要不能認為合於再審條件。
50.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9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在通常訴訟程序之第二審中,不得變更或追加為婚姻事件之訴。 編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104 年 1 月 6 日經最高法院 104 年 度第 1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改列適用法條,並於 104 年 2 月 6 日由最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 第 6 點規定以台資字第 1040000109 號公告之。 決 議:本則判例改列於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七條 。
51.
裁判字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8 年 01 月 01 日
要旨:
(一) 女子根據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婦女運動決議案,應不分已嫁未嫁。 與男子有同等財產繼承權,業經司法院召集統一解釋法令及變更判 例會議從新解釋,並經本年第一八一次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議 決,此項新解釋,應追溯及於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案,經前司 法行政委員會通令各省,到達之日,尚未隸屬國民政府者,則溯及 隸屬之日發生效力。 (二) 被承繼人死亡之當時,原則上自應即由有承繼權之人開始承繼遺產 之全部,但被承繼人如有特別意思表示,則除與法令牴觸者外,自 應從其意思。 (三) 財團法人之設立、解散或其定款變更,固應經該管行政官署之准許 ,惟人民相互間私權之爭執,則事隸司法範圍,當然應受該管法院 之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