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司法解釋查詢結果

司法解釋 > 大法官解釋(舊制)

161.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1 年 05 月 25 日
解釋文: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基於五權分治彼此相維之憲政體制,就 其所掌有關司法機關之組織及司法權行使之事項,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 。
162.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1 年 03 月 05 日
解釋文:
土地為無償移轉者,土地增值稅之納稅義務人為取得所有權人,土地 稅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定有明文。共有土地之分割,共有人因分割所取 得之土地價值,與依其應有部分所算得之價值較少而未受補償時,自屬無 償移轉之一種,應向取得土地價值增多者,就其增多部分課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67) 台財稅第三四八九六號函,關於徵收土地增值稅之部分, 與首開規定並無不符,亦難認為與憲法第十九條有所牴觸。
163.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10 月 23 日
解釋文:
民法第一千零九十條:「父母濫用其對於子女之權利時,其最近尊親 屬或親屬會議,得糾正之。糾正無效時,得請求法院宣告停止其權利之全 部或一部」之規定,所稱其最近尊親屬之「其」字,係指父母本身而言, 本院院字第一三九八號解釋,應予維持。
164.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09 月 25 日
解釋文: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行政法院審查訴狀,認為不應提起行 政訴訟或違背法定程序者,應附理由以裁定駁回之」之規定,與憲法第十 六條並無牴觸。
165.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07 月 31 日
解釋文:
聲請人指為違憲之命令,於其請求裁判之事項發生時,業經廢止者, 該命令既已失其效力,縱令法院採為裁判之依據,亦僅係可否依訴訟程序 請求救濟,尚不發生是否牴觸憲法問題。
166.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05 月 08 日
解釋文:
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者,應諭知不受理 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三條第二款,定有明文。縱先起訴之判決, 確定在後,如判決時,後起訴之判決,尚未確定,仍應就後起訴之判決, 依非常上訴程序,予以撤銷,諭知不受理。
167.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70 年 03 月 13 日
解釋文:
有限公司依公司法規定變更其組織為股份有限公司,其法人人格之存 續不受影響,就該公司之不動產權利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義時,無契 稅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之適用,依租稅法律主義,自不應課徵契稅。但非依 法變更組織者,其不動產權利之移轉,不在此限。
168.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9 年 09 月 12 日
解釋文:
地方議會議員在會議時就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應受保障,對外 不負責任。但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顯然違法之言論,仍難免責。本院釋字 第一二二號解釋,應予補充。
169.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9 年 07 月 18 日
解釋文:
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之除去妨害請求權,不在本院釋字第一○七號解 釋範圍之內,但依其性質,亦無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
170.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9 年 06 月 20 日
解釋文:
出租耕地經依法編為建築用地者,出租人為收回自行建築或出售作為 建築使用,而終止租約時,依法給與承租人該土地地價三分之一之補償金 ,於依具體事實,扣除必要費用及實際所受損失後,如仍有所得,應依所 得稅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九類課徵所得稅。
171.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9 年 01 月 18 日
解釋文:
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三條所定法規生效日期之起算,應將法規公布或 發布之當日算入。
172.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12 月 21 日
解釋文: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六條第一項:「對於財產權上訴之第二審判決 ,如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不逾八千元者,不得上訴」之規定,與憲法並 無牴觸。
173.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9 月 21 日
解釋文: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十五條所定:「將判決書全部或一部登報,其費用 由被告負擔」之處分,法院應以裁定行之。如被告延不遵行,由檢察官準 用同法第四百七十條及第四百七十一條之規定執行。本院院字第一七四四 號解釋,應予補充。
174.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6 月 22 日
解釋文:
行賄行為,不論行賄人之身分如何,其性質均與貪污行為有別,不適 用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本院釋字第九十六號解釋仍予 維持。
175.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4 月 13 日
解釋文:
私立學校法施行後,對於私立學校不具監督權之公務員,除法律或命 令另有規定外,亦不得兼任私立學校之董事長或董事,本院釋字第一三一 號解釋,仍應有其適用。
176.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8 年 03 月 16 日
解釋文:
主管機關變更都市計畫,係公法上之單方行政行為,如直接限制一定 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即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其因而 致特定人或可得確定之多數人之權益遭受不當或違法之損害者,自應許其 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以資救濟,本院釋字第一四八號解釋應予補充釋明。
177.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7 年 12 月 22 日
解釋文: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得依其法定職權訂定考試規則及決定考 試方式:「六十三年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規則」第八條關於 實習之規定暨「六十三年特種考試臺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實習 辦法」之核定,均未逾越考試院職權之範圍,對人民應考試之權亦無侵害 ,與憲法並不牴觸。
178.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7 年 09 月 29 日
解釋文:
行政法院四十六年度裁字第四十一號判例所稱:「行政訴訟之當事人 對於本院所為裁定,聲請再審,經駁回後,不得復以同一原因事實,又對 駁回再審聲請之裁定,更行聲請再審。」旨在遏止當事人之濫訴,無礙訴 訟權之正當行使,與憲法並無牴觸。
179.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7 年 07 月 07 日
解釋文:
提起抗告,未繳納裁判費者,審判長應定期命其補正,不得逕以裁定 駁回,最高法院五十年台抗字第二四二號判例,雖與此意旨不符,惟法院 就本案訴訟標的未為裁判,當事人依法既得更行起訴,則適用上開判例之 確定裁定,尚不發生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是否牴觸憲法問題 。
180.
解釋字號:
解釋日期:
民國 67 年 05 月 12 日
解釋文:
刑法第五十六條所謂「同一之罪名」,係指基於概括之犯意,連續數 行為,觸犯構成犯罪要件相同之罪名者而言。本院院字第二一八五號解釋 ,關於「同一之罪名」之認定標準及成立連續犯之各例,與上開意旨不合 部分,應予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