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條文檢索結果

法規名稱: 地政士簽證責任及簽證基金管理辦法
法規類別: 行政 > 內政部 > 地政目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地政士辦理不動產契約或協議之簽證時,應查明簽訂人身分為真正,始得為之,其因簽證不實或錯誤造成當事人損害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地政士有本法第二十條第二款情事者,廢止其簽證人登記,並送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依法懲戒。
當事人依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應先向簽證人請求,其未能完全賠償部分,得備具下列書件,向全國聯合會申請代為支付: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
三、受損害之證明文件及其影本。
四、未能完全賠償之證明文件。
前項第三款之文件指確定判決、或與判決有同一效力之和解、調解及仲裁判斷等證明文件。
本法施行前,已依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簽證作業試辦要點規定完成登記之簽證人,全國聯合會應通知其於三個月內補繳簽證保證金差額新臺幣十萬元,於限期內補繳者,視為已辦理簽證人登記;逾期未補足者,由全國聯合會函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註銷簽證人登記。
本法施行前,專戶儲存之簽證基金及其孳息,全國聯合會應於九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簽證作業試辦要點廢止生效日起五年後,依下列方式處理退還:
一、依前項註銷之簽證人,以其原繳簽證保證金及計算至退還日止之孳息。
二、依前項補足簽證保證金者,以其原繳簽證保證金計算至本法施行日止之孳息。
本法施行前,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因簽證不實或錯誤應負損害賠償之案件,向全國聯合會請求代為支付者,適用簽證當時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