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釋文:
醫事人員人事條例第 1 條規定:「醫事人員人事事項,依本條例之
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與法律明確性原則
尚屬無違。
醫事人員人事條例第 1 條及公務人員任用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2
款本文及第 2 項規定:「(第 1 項)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任用為
公務人員:……二、具中華民國國籍兼具外國國籍。……(第 2 項)公
務人員於任用後,有前項第 1 款至第 8 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予免職
……。」適用於具中華民國國籍兼具外國國籍之醫師,使其不得擔任以公
務人員身分任用之公立醫療機構醫師,已任用者應予免職之部分,與憲法
第 23 條之比例原則無違,並未牴觸憲法第 18 條保障人民服公職權之意
旨。
國籍法第 20 條第 1 項及醫事人員人事條例,未就具中華民國國籍
兼具外國國籍者,設例外規定,以排除其不得擔任以公務人員身分任用之
公立醫療機構醫師之限制,與憲法第 7 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尚無違背
。
|
2. |
解釋文:
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第 8 條第 3 項前段規定:「移轉為民營後
繼續留用人員,得於移轉當日由原事業主就其原有年資辦理結算,其結算
標準依前項規定辦理。」就適用於原具公務人員身分之留用人員部分,未
牴觸憲法第 23 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 18 條服公職權之保障意旨尚無違
背,亦不違反憲法第 7 條平等權之保障。
|
3. |
解釋文: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九條第二項有關已領退休(職、伍
)給與或資遣給與者再任或轉任公立學校教職員重行退休時,其退休金基
數或百分比連同以前退休(職、伍)基數或百分比或資遣給與合併計算,
以不超過同條例第五條及第二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所定最高標準為限之規定
,欠缺法律具體明確之授權,對上開人員依同條例請領退休金之權利,增
加法律所無之限制,侵害其受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之財產權,與憲法第二十
三條法律保留原則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一年時失其
效力。
|
4. |
解釋文:
銓敘部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七日增訂發布、同年二月十六日施行
之退休公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金額優惠存款要點(已廢止)第三點之一第
一項至第三項、第七項及第八項、教育部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增訂發布
、同年二月十六日施行之學校退休教職員公保養老給付金額優惠存款要點
(已廢止)第三點之一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七項及第八項,有關以支領月
退休金人員之每月退休所得,不得超過依最後在職同等級人員現職待遇計
算之退休所得上限一定百分比之方式,減少其公保養老給付得辦理優惠存
款金額之規定,尚無涉禁止法律溯及既往之原則。上開規定生效前退休或
在職之公務人員及學校教職員對於原定之優惠存款利息,固有值得保護之
信賴利益,惟上開規定之變動確有公益之考量,且衡酌其所欲達成之公益
及退休或在職公教人員應受保護之信賴利益,上開規定所採措施尚未逾越
必要合理之程度,未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
|
5. |
解釋文: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國軍志願役專業預備軍官預備士官班考選簡章壹、
二、(二)規定:「曾受刑之宣告……者,不得報考。……」與憲法第二
十三條法律保留原則無違。惟其對應考試資格所為之限制,逾越必要程度
,牴觸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十八條保障人民服公職之權利
意旨不符。相關機關就嗣後同類考試應依本解釋意旨妥為訂定招生簡章。
|
6. |
解釋文:
教育部於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修正發布之公立學校教職
員敘薪辦法(含附表及其所附說明),關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部
分之規定,與憲法上法律保留原則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
屆滿三年時失其效力。
|
7. |
解釋文: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修正發布之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志願
留營入營甄選服役規則第七條(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全文修正,條次、
內容無異),關於後備役軍官志願入營服役期滿而志願繼續服現役者,應
依志願留營規定辦理,其中應經之核准程序規定,適用於經考試院特種考
試及格志願入營服役,而尚未經核准得服現役至最大年限(齡)之軍事審
判官部分,以及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第十七條關於服現役期滿予以
解除召集之規定,適用於上開情形部分,與司法權建制之審判獨立憲政原
理及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不符,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
遲於屆滿二年時,對於上開類型軍事審判官不予適用。為保障上開類型軍
事審判官之身分,有關機關應於上開期限內,依本解釋意旨,修正相關法
律,明定適用於上開類型軍事審判官志願留營之甄選標準及應遵循之正當
法律程序。
|
8. |
解釋文:
公務人員退休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第二項有關已領退休(職、伍)給
與或資遣給與者再任公務人員,其退休金基數或百分比連同以前退休(職
、伍)金基數或百分比或資遣給與合併計算,以不超過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六條及第十六條之一第一項所定最高標準為限之規定,欠缺法律具體明確
授權;且其規定內容,並非僅係執行公務人員退休法之細節性、技術性事
項,而係就再任公務人員退休年資採計及其採計上限等屬法律保留之事項
為規定,進而對再任公務人員之退休金請求權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與憲
法第二十三條法律保留原則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二年
時失其效力。
|
9. |
解釋文:
一、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一日修正公布之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
委員會條例(以下簡稱真調會條例)第四條第二項、第八條、第八條
之一、第八條之二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關於報告並公布部分、第
五項、第六項、第八條之三、第十一條第二項關於調用行政機關人員
部分、第四項、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與憲法及本院釋字第五八五號
解釋意旨並無不符。
二、同條例第八條之二第三項關於罰鍰部分、第四項規定,與本院釋字第
五八五號解釋意旨不符;第十一條第三項規定與憲法所要求之權力分
立制衡原則不符,均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
三、本件暫時處分之聲請,關於同條例上開規定部分因本案業經作成解釋
,已無須予以審酌;同條例其他條文部分之釋憲聲請既應不受理,則
該部分暫時處分之聲請亦失所附麗,併予指明。
|
10. |
解釋文: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
平等,為憲法第七條所明定。其依同法第十八條應考試服公職之權,在法
律上自亦應一律平等。惟此所謂平等,係指實質上之平等而言,立法機關
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
,本院釋字第二○五號解釋理由書足資參照。且其基於合理之區別對待而
以法律對人民基本權利所為之限制,亦應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比例原
則之要求。中華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制定公布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八
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改列為第十一條)規定:「自由地區與大陸
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以下簡稱兩岸關係條例),即為國家
統一前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處理之特
別立法。
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修正公布之兩岸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前
段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十年,不得擔任公務人員部分,乃係基於公務人員經國家任用後,即與國
家發生公法上職務關係及忠誠義務,其職務之行使,涉及國家之公權力,
不僅應遵守法令,更應積極考量國家整體利益,採取一切有利於國家之行
為與決策;並鑒於兩岸目前仍處於分治與對立之狀態,且政治、經濟與社
會等體制具有重大之本質差異,為確保臺灣地區安全、民眾福祉暨維護自
由民主之憲政秩序,所為之特別規定,其目的洵屬合理正當。基於原設籍
大陸地區人民設籍臺灣地區未滿十年者,對自由民主憲政體制認識與其他
臺灣地區人民容有差異,故對其擔任公務人員之資格與其他臺灣地區人民
予以區別對待,亦屬合理,與憲法第七條之平等原則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
一條之意旨尚無違背。又系爭規定限制原設籍大陸地區人民,須在臺灣地
區設有戶籍滿十年,作為擔任公務人員之要件,實乃考量原設籍大陸地區
人民對自由民主憲政體制認識之差異,及融入臺灣社會需經過適應期間,
且為使原設籍大陸地區人民於擔任公務人員時普遍獲得人民對其所行使公
權力之信賴,尤需有長時間之培養,系爭規定以十年為期,其手段仍在必
要及合理之範圍內,立法者就此所為之斟酌判斷,尚無明顯而重大之瑕疵
,難謂違反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比例原則。
|
11. |
解釋文:
憲法上之法律保留原則乃現代法治國原則之具體表現,不僅規範國家
與人民之關係,亦涉及行政、立法兩權之權限分配。給付行政措施如未限
制人民之自由權利,固尚難謂與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限制人民基本權利
之法律保留原則有違,惟如涉及公共利益或實現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等重
大事項者,原則上仍應有法律或法律明確之授權為依據,主管機關始得據
以訂定法規命令(本院釋字第四四三號解釋理由書參照)。公務人員曾任
公營事業人員者,其服務於公營事業之期間,得否併入公務人員年資,以
為退休金計算之基礎,憲法雖未規定,立法機關仍非不得本諸憲法照顧公
務人員生活之意旨,以法律定之。在此類法律制定施行前,主管機關依法
律授權訂定之法規命令,或逕行訂定相關規定為合理之規範以供遵循者,
因其內容非限制人民之自由權利,尚難謂與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法律保
留原則有違。惟曾任公營事業人員轉任公務人員時,其退休相關權益乃涉
及公共利益之重大事項,仍應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命令定之為宜,併
此指明。
主管機關依法律授權所訂定之法規命令,其屬給付性質者,亦應受相
關憲法原則,尤其是平等原則之拘束(本院釋字第五四二號解釋參照)。
考試院依據公務人員退休法第十七條授權訂定之施行細則,於中華民國八
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修正發布該施行細則第十二條第三項,就公營事業之
人員轉任為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之公務人員後,如何併計其於公營事業任
職期間年資之規定,與同條第二項就政務人員、公立學校教育人員或軍職
人員轉任時,如何併計年資之規定不同,乃主管機關考量公營事業人員與
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之公務人員及政務人員、公立學校教育人員、軍職人
員之薪給結構、退撫基金之繳納基礎、給付標準等整體退休制度之設計均
有所不同,所為之合理差別規定,尚難認係恣意或不合理,與憲法第七條
平等原則亦無違背。
|
12. |
解釋文:
憲法第十八條保障人民服公職之權利,包括公務人員任職後依法令晉
敘陞遷之權。晉敘陞遷之重要內容應以法律定之。主管機關依法律授權訂
定施行細則時,為適用相關任用及晉敘之規定而作補充性之解釋,如無違
於一般法律解釋方法,於符合相關憲法原則及法律意旨之限度內,即與法
律保留原則無所牴觸。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十日修正發布之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
係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三十九條授權所訂定,該細則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
「本法第十七條第四項所稱『薦任第七職等以下職務』,指職務之列等最
高為薦任第七職等者而言」,乃主管機關就同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正公布之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七條第四項規定所為補充性之解釋,尚在母法合理解
釋範圍之內,與憲法第十八條保障人民服公職權利及第二十三條法律保留
原則均無違背。
|
13. |
解釋文:
憲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有服公職之權利,旨在保障人民有依法令從事
於公務,暨由此衍生享有之身分保障、俸給與退休金等權利。公務人員依
法銓敘取得之官等俸級,基於憲法上服公職之權利,受制度性保障 (本院
釋字第五七五號、第四八三號解釋參照) ,惟其俸給銓敘權利之取得,係
以取得公務人員任用法上之公務人員資格為前提。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修正發布之公務人員俸給法施行細
則 (以下簡稱八十八年施行細則) 第十五條第三項修正規定,區別各類年
資之性質,使公務人員曾任聘用人員之公務年資,僅得提敘至本俸最高級
為止,與憲法第七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並無牴觸。
八十八年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三項修正規定,使公務人員原任聘用人
員年資,依八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修正發布之公務人員俸給法施行細則
(以下簡稱八十四年施行細則) 及八十七年一月十五日修正發布之公務人
員俸給法施行細則 (以下簡稱八十七年施行細則) 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
項規定,得按年提敘俸級至年功俸最高級者,僅得提敘至本俸最高級為止
。並另以指定施行日期方式,訂定過渡條款。衡量此項修正,乃為維護公
務人員文官任用制度之健全、年功俸晉敘公平之重大公益,並有減輕聘用
人員依八十八年修正前舊法規得受保障之利益所受損害之措施,已顧及憲
法上之信賴保護原則,與平等原則亦尚無違背。
上開施行細則旨在提供公務人員於依法任用之後,其未具公務人員任
用資格前所曾任之公務年資,酌予核計為公務人員年資之優惠措施,本質
上並非限制人民之財產權,故不生違反憲法第二十三條之問題。
|
14. |
解釋文:
人民之工作權為憲法第十五條規定所保障,其內涵包括人民選擇職業
之自由。人民之職業與公共福祉有密切關係,故對於從事一定職業應具備
之資格或其他要件,於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限度內,得以法律或法
律明確授權之命令加以限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之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曾犯故意殺人、搶劫、
搶奪、強盜、恐嚇取財、擄人勒贖或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九
條妨害性自主之罪,經判決罪刑確定者,不准辦理營業小客車駕駛人執業
登記。」乃基於營業小客車營運及其駕駛人工作之特性,就駕駛人個人應
具備之主觀條件,對人民職業選擇自由所為之限制,旨在保障乘客之安全
,確保社會之治安,及增進營業小客車之職業信賴,與首開憲法意旨相符
,於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尚無牴觸。又營業小客車營運之管理,因各
國國情與治安狀況而有不同。相關機關審酌曾犯上述之罪者,其累再犯比
率偏高,及其對乘客安全可能之威脅,衡量乘客生命、身體安全等重要公
益之維護,與人民選擇職業應具備主觀條件之限制,而就其選擇職業之自
由為合理之不同規定,與憲法第七條之平等原則,亦屬無違。惟以限制營
業小客車駕駛人選擇職業之自由,作為保障乘客安全、預防犯罪之方法,
乃基於現階段營業小客車管理制度所採取之不得已措施,但究屬人民職業
選擇自由之限制,自應隨營業小客車管理,犯罪預防制度之發展或其他制
度之健全,就其他較小限制替代措施之建立,隨時檢討改進;且若已有方
法證明曾犯此等犯罪之人對乘客安全不具特別危險時,即應適時解除其駕
駛營業小客車執業之限制,俾於維護公共福祉之範圍內,更能貫徹憲法人
民工作權之保障及平等原則之意旨,併此指明。
|
15. |
解釋文:
憲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有服公職之權利,旨在保障人民有依法令從事
於公務,暨由此衍生享有之身分保障、俸給與退休金等權利。機關因改組
、解散或改隸致對公務人員之憲法所保障服公職之權利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應設適度過渡條款或其他緩和措施,以資兼顧。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十七日修正公布之戶籍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
「動員戡亂時期,戶政事務所得經行政院核准,隸屬直轄市、縣警察機關
;其辦法由行政院定之。」為因應動員戡亂時期之終止,八十一年六月二
十九日修正公布之戶籍法第七條將上開規定刪除,並修正同條第一項及該
法施行細則第三條,回復戶警分立制度,乃配合國家憲政秩序回歸正常體
制所為機關組織之調整。戶政單位回歸民政系統後,戶政人員之任用,自
應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各戶政單位員額編制表及相關人事法令規定為之。
原辦理戶政業務之警察人員,其不具一般公務人員資格者,即不得留任,
顯已對該等人員服公職權利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為謀緩和,內政部於八十
一年六月十日以台(八一)內戶字第八一0三五三六號函發布、同年七月
一日實施之「戶警分立實施方案」,使原辦理戶政業務之警政人員或可於
五年內留任原職或回任警職;或可不受考試資格限制而換敘轉任為一般公
務人員,已充分考量當事人之意願、權益及重新調整其工作環境所必要之
期限,應認國家已選擇對相關公務員之權利限制最少、亦不至於耗費過度
行政成本之方式以實現戶警分立。當事人就職缺之期待,縱不能盡如其意
,相對於回復戶警分立制度之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所受之不利影響,或屬
輕微,或為尊重當事人個人意願之結果,並未逾越期待可能性之範圍,與
法治國家比例原則之要求,尚屬相符。
前開實施方案相關規定,涉及人民權利而未以法律定之,固有未洽,
然因其內容非限制人民之自由權利,尚難謂與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法律
保留原則有違。惟過渡條款若有排除或限制法律適用之效力者,仍應以法
律定之,方符法治國家權力分立原則,併此指明。
七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之警察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第
二項附表附註,就警察人員轉任非警察官職務按其原敘俸級,換敘轉任職
務之相當俸級至最高年功俸為止,超出部分仍予保留,係因不同制度人員
間原適用不同人事法令而須重新審定俸級之特別規定,乃維護公務人員人
事制度健全與整體平衡所為之必要限制,與憲法保障平等權之意旨亦無牴
觸。
|
16. |
解釋文:
行政機關、公立學校或公營事業機構,為安定現職人員生活,提供宿
舍予其所屬人員任職期間居住,本屬其依組織法規管理財物之權限內行為
;至因退休、調職等原因離職之人員,原應隨即歸還其所使用之宿舍,惟
為兼顧此等人員生活,非不得於必要時酌情准其暫時續住以為權宜措施。
行政院基於全國最高行政機關之職責,盱衡國家有限資源之分配,依公教
人員、公營事業機構服務人員任用法規、俸給結構之不同,自得發布相關
規定為必要合理之規範,以供遵循。
行政院於中華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一日以台四十九人字第六七一九號
令,准許已退休人員得暫時續住現住宿舍,俟退休人員居住房屋問題處理
辦法公布後再行處理。繼於五十六年十月十二日以台五十六人字第八○五
三號令,將上開令文所稱退休人員限於依法任用並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辦理
退休之公務人員為其適用範圍。又於七十四年五月十八日以台七十四人政
肆字第一四九二七號函稱:對於事務管理規則修正前配住宿舍,而於該規
則修正後退休之人員准予續住至宿舍處理時為止等語,並未改變前述函令
關於退休人員適用範圍之涵義。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為公營事業機構,其職
員之任用非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其退休亦非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辦理,自非
行政院台四十九人字第六七一九號令及台七十四人政肆字第一四九二七號
函適用之對象。
|
17. |
解釋文: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第三條規定之適用範圍,其中關於公
務人員涵義之界定,涉及我國法制上對依法令從事公務之人員使用不同名
稱之解釋問題。依憲法第八十六條及公務人員任用法規定觀之,稱公務人
員者,係指依法考選銓定取得任用資格,並在法定機關擔任有職稱及官等
之人員。是公務人員在現行公務員法制上,乃指常業文官而言,不含武職
人員在內。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施行細則第三條第一項規定:
「本條例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公務人員,指各機關組織法規中,除政
務官、民選人員及聘僱人員外,受有俸 (薪) 給之文職人員」,係對該條
例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任公務人員、教育人員及公職人員之資格」
中有關公務人員涵義之界定,不包括武職人員,乃基於事物本質之差異,
於平等原則無違,亦未逾越母法之授權,與憲法規定尚無牴觸。至任武職
人員之資格應否回復,為立法機關裁量形成範圍,併此敘明。
|
18. |
解釋文:
考試院、行政院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七日會同發布之公教人員退
休金其他現金給與補償金發給辦法,係適用於一般公教人員之退休金補償
事宜。至改制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等機關之人員,其任用程序、薪給
制度與行政機關之一般公務人員均有不同。是改制前之上開人員,除改制
時起至八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止之年資外,尚無上揭辦法之適用。銓敘部八
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八五台中特二字第一三四四一七二號函,認行政院經濟
建設委員會所屬人員自七十四年一月九日改制時起至八十四年六月三十日
止之年資,始得依上開辦法發給補償金;至於改制前之年資,因改制時曾
領取退休金差額,且所領退休金、撫卹金基數內涵及退休金差額已高出一
般公務人員甚多,基於公務人員權益整體平衡之考量,不得再核給補償金
等語,符合上開辦法訂定之意旨,與憲法保障財產權之規定亦無牴觸。
|
19. |
解釋文:
行政、教育、公營事業人員相互轉任採計年資提敘官職等級辦法係依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六條授權訂定,旨在促使行政、教育、公營事業三類
不同任用制度間,具有基本任用資格之專業人員相互交流,以擔任中、高
級主管職務。該辦法第七條規定,為上開三類人員相互轉任採計年資、提
敘官職等級之標準所必須,符合法律授權之意旨,且係為配合公務人員俸
給法第二條、第九條暨其施行細則第四條第三項、第十五條所訂定。又中
華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四日發布之公務人員俸給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三
項,係因不同制度人員間原係適用不同之任用、敘薪、考績 (成) 、考核
等規定,於相互轉任時,無從依其原敘俸 (薪) 級逕予換敘,基於人事制
度之衡平性所為之設計,均未違背公務人員俸給法第十六條及中央法規標
準法第十一條之規定,與憲法第七條亦無牴觸。惟前開辦法第七條規定轉
任人員採計年資僅能至所敘定職等之本俸 (薪) 最高級為止,已與八十四
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以還歷次修正發布之公務人員俸給法施行細則按年核計
加級,均以至其所敘定職等之年功俸最高級為止之規定,有欠一致,應予
檢討改進。
|
20. |
解釋文:
公務人員依法銓敘取得之官等俸級,非經公務員懲戒機關依法定程序
之審議決定,不得降級或減俸,此乃憲法上服公職權利所受之制度性保障
,亦為公務員懲戒法第一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六條及公務人員俸給法
第十六條之所由設。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三款前段規定:「經依法任用人員
,除自願者外,不得調任低一官等之職務;在同官等內調任低職等職務者
,仍以原職等任用」,有任免權之長官固得據此將高職等之公務人員調任
為較低官等或職等之職務;惟一經調任,依公務人員俸給法第十三條第二
項及同法施行細則第七條之規定,此等人員其所敘俸級已達調任職等年功
俸最高級者,考績時不再晉敘,致高資低用人員縱於調任後如何戮力奉公
,成績卓著,又不論其原敘職等是否已達年功俸最高級,亦無晉敘之機會
,則調任雖無降級或減俸之名,但實際上則生類似降級或減俸之懲戒效果
,與首開憲法保障人民服公職權利之意旨未盡相符,主管機關應對上開公
務人員任用法、公務人員俸給法及附屬法規從速檢討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