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條文內容

法規名稱: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EN
法規類別: 行政 > 環境部 > 水質保護目
※歷史法規係提供九十年四月以後法規修正之歷次完整舊條文。
※如已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公告變更管轄或停止辦理業務之法規條文,請詳見沿革
第 2 條
本辦法專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如下:
(一)設置廢(污)水(前)處理設施。
(二)納入污水下水道系統。
(三)土壤處理。
(四)委託與受託處理。
(五)設置管線排放於海洋。
(六)貯留廢(污)水。
(七)稀釋廢(污)水。
(八)回收使用廢(污)水。
(九)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施。
(十)排放及其他廢(污)水管理。
(十一)沼液沼渣農地肥分使用。
(十二)工業區集污管理。
(十三)設置自動監測(視)設施及連線傳輸。
(十四)維護防範措施及緊急應變措施。
二、共同設置廢(污)水(前)處理設施:指二以上事業合資,共同興建並使用廢(污)水(前)處理設施。
三、代操作:指受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委託,操作管理其廢(污)水(前)處理設施。
四、土壤處理:指以管線或溝渠輸送廢(污)水,排放、滲透於土壤,以去除水中污染物或降低其濃度之方法。
五、委託處理廢(污)水:指以管線或溝渠輸送廢(污)水,委託他人處理(以下簡稱委託處理)。
六、受託處理廢(污)水:指設置廢(污)水(前)處理設施,接受他人委託,處理廢(污)水(以下簡稱受託處理)。
七、最初稀釋率:指廢(污)水自管線排入海洋後,上升達平衡狀態時,廢(污)水水柱中心與周遭海水混合所得之稀釋倍數。
八、廢(污)水以海洋放流管線(以下簡稱海放管)排放於海洋:指以管線輸送廢(污)水排放於海洋,其最初稀釋率達一百倍以上。
九、貯留:指將廢(污)水送至貯留設施,後續採回收使用、委託處理、以桶裝、槽車或其他非管線、溝渠,清除、運送廢(污)水至作業環境外,或廢棄物掩埋場返送滲出水至掩埋面之行為。
十、廢(污)水回收使用:指將未排放至水體且未以土壤處理之廢(污)水,收集作為其他水資源用途。
十一、非連續性排放:指放流水非每日二十四小時持續自放流口排放至承受水體,或自下水道管理機關(構)核准之排放口排入污水下水道。
十二、單純泡湯廢水:指未添加其他物質之泡湯廢水。
十三、沼液沼渣農地肥分使用:指畜牧業產生之糞尿,或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中心(或沼氣再利用中心)之經營管理業者收集之畜牧糞尿,經厭氧發酵後或再經曝氣處理後之沼液、沼渣,施灌於農地,作為農地肥分使用。
十四、TUa :生物急毒性檢測時之半數致死濃度 LC50(Lethal Concentration 50%)之倒數。
十五、農地:指供作農作、森林、養殖、畜牧及保育使用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