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77 年刑事部分)第 376、408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379、412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刑事部分)第 324、352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 20 年~38 年刑事部分(30~38 年)(
105年10月版)第 413-414 頁
要旨:
( 1)以威嚇方法使人交付財物之強盜罪,與恐嚇罪之區別,係以對於被
害人施用威嚇程度為標準。如其程度足以抑壓被害人之意思自由,
至使不能抵抗而為財物之交付者,即屬強盜罪。否則,被害人之交
付財物與否,儘有自由斟酌之餘地者,即應成立恐嚇罪。
( 2)恐嚇罪質,非不含有詐欺性,其與詐欺罪之區別,係在行為人對於
被害人所用之手段,僅使其陷於錯誤者,為詐欺,使發生畏懼心者
,為恐嚇。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