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31 年上字第 2673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31 年 12 月 28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77 年刑事部分)第 179、228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174、224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刑事部分)第 147、192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 20 年~38 年刑事部分(30~38 年)(
105年10月版)第 255-256 頁
要旨:
(1)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公務員故意犯瀆職罪章以外之罪,除有 該條但書所載情形外,以有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為加 重其刑之條件,上訴人充任某省郵務管理局郵務佐,固為依法令從 事於公務之人員,但據原審認定,其所負職務僅限於清理已付款之 匯票,則未經兌付以前,關於匯票之一切手續,即不屬其職務之範 圍,上訴人之竊取偽造行使各行為,究與其職務無關,原審仍依前 條加重其刑,自屬有所誤會。 (2) 刑法上所謂變造,係指不變更原有之本質,而僅就其內容,非法加 以變更者而言,上訴人所竊得之空白匯票,本無內容之存在,於竊 得後依式填寫加蓋印章,使發生有價證券之效力,與就其真實之內 容加以不法之變更者不同,自屬偽造行為,不應認為變造。 註:本則判例字號修正為三十一年上字第二六七三號(2) ,並於 該判例要旨文第一字前增列「(2)」。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2 年 1 月 8 日 102 年度第 1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1) 不再援用: (一)本則判例字號修正為三十一年上字第二六七三號(1) ,並於該 判例要旨文第一字前增列「(1)」 。 (二)本則判例不合時宜,不再援用。 不再援用理由:刑法關於公務員之定義已修正,本則判例不合時宜。 2.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2 年 1 月 8 日 102 年度第 1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2) 判例字號修正: 本則判例字號修正為三十一年上字第二六七三號(2) ,並於該判例要 旨文第一字前增列「(2)」 3.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