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51 年台上字第 1775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51 年 10 月 09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77 年刑事部分)第 119、238、249、401 頁
最高法院民刑事判例全文彙編(50年~51年)第 651-654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114、236、245、4
04 頁
中華民國裁判類編-刑事法(五)第 645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刑事部分)第 96、202、210、34
5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39年~94年刑事部分(48~68年)第 153-
155 頁
要旨:
刑法第五十五條之牽連犯,比較罪之重輕,係以所犯法條之本刑為標準。 被告行使偽造私文書,及明知為不實事項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與 其所犯詐欺罪間,具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而比較各該法條本刑,以行 使明知為不實事項登載於職務上所掌公文書之法定本刑一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為最重,原判決遽論被告行使偽造私書罪刑,其適用法律難謂無 違誤。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95 年 2 月 14 日 95 年度第 2 次刑 事庭會議決議,判例加註: 本則判例保留,「應注意刑法已修正,刪除牽連犯之規定」。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