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加入資料夾: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依據司法院於民國108年1月4日修正、同年7月4日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57條之1,「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字號:
48 年台上字第 1934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48 年 12 月 25 日
資料來源: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77 年民事部分)第 132 頁
最高法院民刑事判例全文彙編(48年~49年)第 125-129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87 年民事部分)第 140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國 16-92 年民事部分)第 134 頁
中華民國裁判類編-民事法(五)第 870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 16-94 年民事部分)第 117 頁
最高法院判例全文彙編-民國39年~94年民事部分(47~54年)第 184-
186 頁
要旨:
民法第二百十六條第一項所謂所受損害,即現存財產因損害事實之發生而 被減少,屬於積極的損害。所謂所失利益,即新財產之取得,因損害事實 之發生而受妨害,屬於消極的損害。本件被上訴人以上訴人承攬之工程違 約未予完成,應另行標建,須多支付如其聲明之酬金,並非謂房屋如已完 成可獲轉售之預期利益,因上訴人違約而受損失,是其請求賠償者,顯屬 一種積極損害,而非消極損害。
編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