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規資料庫Logo
以下是 https://exlaw.klcg.gov.tw/LawContent.aspx?media=print&id=GL000054 的庫存網頁。 此資料於2024/06/16 16:04:18由搜尋引擎所抓取,此網頁內容可能已經更新。
您的檢索字詞為: 切結書

基隆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

列印時間:113.06.16 16:04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廢/停基隆市寵物銀行動物收容處所管理作業規範
公發布日: 民國 100 年 03 月 22 日
廢止/停止適用日期: 民國 107 年 04 月 18 日
發文字號: 基府產動貳字第1070370037號函
法規體系: 產業發展類
圖表附件: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基隆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提升基隆市寵物銀行收容管理品質及
    落實動物保護法之觀念,使動物收容作業程序及飼養管理更為完善
    ,提升市民對於動物保護法之觀念,減少市民任意丟棄飼養犬隻之
    惡習,杜絕遊蕩動物造成環境衛生問題,特依據動物保護法第十四
    條第一、二項規定,訂定基隆市寵物銀行動物收容處所管理作業規
    範(以下簡稱本規範)。

二、適用範圍如下:
   (一)動物保護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之動物收容處所。
   (二)本規範適用於犬、貓。

三、收容動物來源如下:
   (一)直轄市、縣(市)政府、政府捕犬單位、其他機構團體或民眾
       捕捉之遊蕩動物。
   (二)飼主不擬繼續飼養之動物。
   (三)主管機關依本法留置或沒入之動物。
   (四)危難中動物。

四、資訊公布方式如下:
   (一)收容處所應清楚標示辦公或開放民眾辦理認領養時間及專線電話。
   (二)收容處所參訪區域,民眾有提出拍照或攝影需求,須先書面申請
       說明理由、拍攝用途、拜訪時間,並於工作人員陪同提供適當說
       明下得同意辦理。

五、收容動物活體不得提供學術或研究單位進行試驗。

六、動物收容處所之清潔、犬隻或貓日常照顧、推廣領養及其他教育宣
    導工作,得招募志工義務協助,以強化收容所之管理。為強化志工
    之功能,得由地方政府或相關機關協助訓練。

七、地方政府得委託民間機構或合法立案之團體經營管理動物收容處所。

八、動物接收作業流程如下:(動物管理作業標準流程圖如附表一)
    (一)動物管制人員送交捕獲動物並填寫點交清單(收容犬隻(或貓)
        點交及處理情形清單如附表二),動物由運輸車下籠時,應以
        溫和方式操作,避免以緊迫方式進行。
    (二)飼主送交不擬飼養之動物並填寫動物送交聲明書(如附表三)
        ,連同動物送至轄內收容所。

九、動物點收作業流程如下:
    (一)動物點收:
        1.由工作人員與動物管制人員或民眾等核對動物資料並進行晶
          片掃描。
        2.以晶片判讀器掃描動物二前肢背部中間及周邊,必要時掃描
          全身,讀取晶片號碼,或以犬牌、其他可辨認有主方式並作
          成記錄。
    (二)第一次檢查:
        1.工作人員依動物外觀判定性別、體型並初步分類為健康動物
          或重病動物,並作成記錄。
        2.個別動物均應建立記錄,至少包括編號、品種、毛色、性別
          、進入(捕捉)日期、捕捉地點、可辨識之晶片或犬牌號碼。
        3.已達重病、傳染病或其他緊急狀況,應通知獸醫師儘速判定
          並進行必要處置。
        4.經獸醫師判定為罹患重病、嚴重傳染病或其他緊急狀況者,
          為解除動物傷病之痛苦及維護公共安全,應記錄判定結果,
          依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三項規定,得逕以人道方式處理
          。但有身分標示之犬隻,應先通知飼主再行處理。

十、動物管理作業流程如下:
    (一)日常動物管理:
      1.清潔:由管理人員每日分早上及下午各清潔一次(視情況增加
              次數)。
      2.餵飼:由管理人員每日分早上及下午至少各餵食一次(視情況
              增加次數)。
      3.巡視:由管理人員不定時巡視,動物若有臨時狀況,隨時通報
              獸醫師處理並填寫資料表。
      4.消毒:由管理人員每週至少進行環境、欄(籠)舍消毒各一次
             (視情況增加次數)。
    (二)管理應注意事項:
      1.餵飼食物勿放置過久以避免食物泡水腐敗或被動物排泄物污染
        而致動物食用引發腸胃道等疾病並滋生蚊蠅。
      2.水盆應保持有乾淨飲用水的狀態,以避免動物飲用髒污的水而
        導致腸胃道等疾病。
      3.清洗動物舍時應儘量避免弄濕犬隻或貓,以避免動物不適。
      4.動物舍四周應保持清潔,注意並維持排水溝之疏通,維持飼養
        環境衛生。
      5.動物飼養空間與密度應能避免過度擁擠、爭食及緊迫現象。
      6.飼養環境應視外界溫度變化,對動物提供適當的溫度控制措施
        ,如幼犬於低溫時應給予適度保暖、溫度過高時加強動物舍通
        風、降溫等溫控調節,以避免動物寒冷、失溫或熱緊迫等不適
        狀況發生。

十一、動物認、領養作業如下:
      (一)領回:具寵物登記或其他可供辨識標示為有主之動物,應通
                知飼主領回。
        1.掃瞄有晶片號碼且有寵物登記資料或其他可供辨識標示動物
          ,經電話及公示送達方式(承辦人員記錄通知方式、日期及
          時間等)通知動物所有者前來領回(犬隻(或貓)領回通知書
          如附表六)。
        2.領回作業:(領回動物切結書如附表七)
          (1) 具寵物登記犬隻:申請人應攜帶本人身分證明文件,供
              工作人員核對寵物登記系統資料無誤後,並於寵物登記
              系統註記入收容所及領回日期再由飼主將動物領回。
          (2) 未具寵物登記動物:申請人提供可證明具實際管領動物
              資料後,如為犬隻並應完成寵物登記及狂犬病疫苗施打
              ,並於寵物登記系統註記入收容所及領回日期再由飼主
              將動物領回。
        3.依「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所有人經通知逾
          十二日未至收容所領回之動物依本法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規
          定處理。
        4.如屬遺棄者,依動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處罰。
        5.如屬同一晶片且同一飼主所具寵物登記之犬隻如於六個月內
          遭動物管制人員或民眾捕獲三次者,依動物保護法第三十條
          第一項第二款規定處罰。
        6.如屬同一飼主所飼養具寵物登記之犬隻如於六個月內遭動物
          管制人員或民眾捕獲十五次者,則不得再認養收容所之動物
          。二年內均無前述情形,可向本府提出妥善飼養動物計畫並
          經審核同意後,方可再辦理認養之申請,
     (二)認養:
       1.開放認養動物:
        (1)動物具身分標識,經電話及文書送達通知飼主領回,逾指
             定應領回日期未領回,開放民眾認養。
        (2)飼主送交不擬續養動物,開放民眾認養。
        (3)動物不具身分標識者,公告招領並同時開放民眾認養。
       2.認養作業:申請人應攜帶本人身份證明文件,認養犬隻應依規
         定完成寵物晶片植入、寵物登記、狂犬病疫苗注射,如有經獸
         醫師判定動物狀況或年紀太小不適合注射狂犬病疫苗者,認養
         人應於限期內注射(民眾申辦犬隻、貓隻認養評估問卷(如附
        表八、九),認養動物切結書如附表十)。
       3.為鼓勵民眾認養,得酌予補助部分狂犬病預防注射及絕育費用。
       4.不具身分標識動物經認養後,如另有民眾主張其為犬隻飼主,
         由民眾自依民法相關規定主張權利。
     (三)前述公告得以網路、海報或其他公開方式為之,並儘量公布於
         民眾經常出入之地點。公告內容應標示犬隻捕獲日期、地點、
         品種、年齡、大小(體重)、毛色、性別或照片等特徵(認領
         養公告如附表十一)。

十二、動物安樂死處理作業如下:
    (一)安樂死的對象:由獸醫師評估後就罹患重病、重傷、患有嚴重傳
        染病等動物及於收容量確已飽和無法收容時,得依動物保護法相
        關規定進行人道處理。
    (二)安樂死執行地點:收容所應設置安樂死作業區,如空間許可,宜
        選擇獨立封閉區域,與收容區做適當區隔,避免同處開放式空間
        所飼養動物目睹安樂死過程。
    (三)作業流程與應注意事項:
       1.將預定安樂死動物帶至安樂死作業區執行,在進入該區給予動
         物適當安撫等關照動作。
       2.執行前應再次確認動物身份,掃描晶片一次。
       3.執行過程儘可能安排人員將動物以手抱方式保定照護。
       4.對於性情兇猛、過度緊張之動物,可斟酌先行使用鎮靜劑或以
         保定籠輔助。
       5.安樂死以由執行獸醫師依專業判斷對動物注射足量之Pentobarbital
         sodium中樞抑制麻醉劑為原則。但得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同意
         ,使用其他使動物感受最少恐懼與痛苦並最快速致死之人道處
         理方式。
       6.執行獸醫師應確認動物確實死亡後並移離動物遺體,避免其他
         進入安樂死作業區的動物目視到動物屍體。
   (四)安樂死屬委外辦理者,應有適當執行監督機制。
   (五)安樂死藥劑應妥善保管、造冊管理、記錄使用情形並妥善保存使
       用紀錄。

十三、屍體處理如下:
   (一)以焚化或掩埋為原則。屍體若無法即時銷燬,應先冷藏(凍)保
       存,可至一定數量後再一併處理。
   (二)無論自行或委外處理,應確實監督,禁止屍體不當處理。

十四、本規範經市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函頒實施。

 

資料來源:基隆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